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強化校園生態文明教育,厚植綠色發展理念,著力提升師生生態文明素養,根據《教育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印發<綠色學校創建行動方案>的通知》(教發廳函〔2020〕13 號)、《安徽省教育廳安徽省發展改革委關于開展綠色學校創建行動的通知》(皖教秘發〔2020〕221 號)等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和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以“綠色課程、綠色管理、綠色生活、綠色校園”為主題,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廣泛宣傳推廣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行為方式,建立健全綠色學校創建相關制度、政策、標準體系,構建生態文明教育發展長效機制,打造“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校園節約文化,讓校園綠色發展蔚然成風、卓有成效,不斷提升廣大師生對美好校園生活的認同感、獲得感、幸福感,為打贏“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場低碳轉型硬仗貢獻高校力量。
二、基本原則
(一)倡導綠色,目標明確。堅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理念,鎖定創建目標,細化創建措施,豐富創建內容,明確創建責任,扎實有效地開展創建工作。
(二)頂層設計,因地制宜。根據本地區氣候、環境、資源及可持續發展等需求,將綠色學校創建與學校中長遠建設發展緊密結合,注重頂層設計,科學編制綠色學校創建實施方案,統籌指導、組織實施綠色學校創建工作。
(三)點面融合,逐層落實。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壓實責任,層層傳導,全面發動廣大師生員工,齊抓共管、密切協作、共同參與、合力推進綠色學校創建工作,逐步形成“人人參與、事無巨細”的良好創建氛圍。
(四)整合資源,凝聚合力。圍繞目標任務,以綠色健康校園文化為引領,緊緊抓住綠色學校創建契機,整合校內外各方資源,積極探索綠色學校創建的新舉措,營造濃厚的綠色健康校園文化氛圍。
三、組織機構
為綠色學校創建工作順利實施,成立綠色學校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全面領導綠色校園創建工作,統籌一體化推進創建行動,確保創建目標按期完成。
組 長:祝家貴
副組長:黃志圣
成 員:丁俊苗 萬新軍 方習文 古國平 呂家云
劉亞平 余潔平 楊漢生 楊松水 陳和龍
陳恩虎 張道才 張連福 張安東 張繼山
張 蕊 羅發海 鄭尚志 鄭 玲 周 祥
趙開斌 趙光軍 姚 磊 柯應根 錢 云
徐志倉 徐禮節 管 超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后勤管理與基建處,張蕊兼任辦公室主任,主要負責在領導小組的具體領導下制定綠色學校創建實施方案,細化創建標準,協調推動綠色學校創建工作;開展綠色學校創建標準自評與整改,按時向省教育廳報送“安徽省綠色學?!眴挝簧陥蟛牧?。
四、具體措施
(一)做好綠色校園創建規劃
1.構建綠色校園創建管理體制。設立綠色學校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及各單位工作小組等專職組織機構,突出生態文明建設意義,主動將綠色校園創建貫穿日常教育教學管理始末。同時,設置綠色校園創建專項經費,滿足創建需要。(責任單位:后勤處協作單位:各部門、各二級學院)
2.做好綠色校園創建工作規劃。將綠色校園創建工作列入學校黨政工作要點,制定綠色學校創建發展目標,細化任務分解,明確創建舉措,強化保障措施,完善創建行動激勵或獎懲機制,充分體現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等價值理念。(責任單位:辦公室協作單位:各部門、各二級學院)
(二)推行生態文明教育
1.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滲透式教學。把生態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過程,注重生態環境知識和生態文明思想的學科滲 透,注意挖掘各學科課程蘊含的教育資源,全面納入學校教學和課程體系,大力探索開發生態文明教育教材讀本,開設生態文明教育公共選修課或通識課程,積極拓寬社會實踐平臺,創新生態文明社會實踐類課程。(責任單位:教務處協作單位:團委、各二級學院)
2.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宣傳引導。利用校園網、易班、微博、微信公眾號、宣傳欄、報刊雜志等校內外線上線下宣傳平臺傳播生態文明知識,每年發布不少于15條。持續開展《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范(試行)》宣傳,編印發放《綠色知識宣傳手冊》,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突出大學生身邊的、當地的、日常的環境問題,引導大學生多角度、深層次、全方位認識和理解綠色發展理念。(責任單位:宣傳部協作單位:后勤處、學工部、團委、各二級學院)
3.活化生態文明教育形式。將生態文明、綠色發展、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等相關知識理念深度融入師生教育教學與學習生活中,利用實踐教學、體驗活動、實地參觀等形式,開展主題班會、黨團日活動,組織綠色生活主題實踐,赴校外參觀環境治理,進一步加深對生態文明思想的理解和認識。同時,將學生日常節儉行為、環保行為習慣養成情況作為重要指標,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重要一環,督促學生自覺養成、主動踐行。(責任單位:學工部協作單位:后勤處、團委、各二級學院)
(三)實施綠色規劃管理
1.優化校園綠色規劃。在校園建設和改造中,結合本地經濟、資源、氣候、環境及文化等特點,著力優化校園內空間布局,合理規劃各類公共綠地和綠植搭配,加強校園綠化養護管理,全面提升校園綠化、美化、清潔化水平。(責任單位:后勤處協作單位:各部門、各二級學院)
2.完善綠色校園制度體系。建立健全校園節能、節水、節糧、污水排放管理、垃圾分類、書籍循環使用、快遞包裝循環使用、實驗室危險廢棄物管理等綠色管理制度。積極有效處理校園生活及實驗室污水,實現校園全生命周期的綠色運行管理。(責任單位:后勤處協作單位:各部門、各二級學院)
3.推進智慧校園建設。引入先進信息科技,運用智能化技術對校園建筑、設備及教育教學、生活進行綠色運行管理,強化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技等信息技術在校園管理、教育教學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加快智慧化校園建設與升級,實現教學、學習、管理、生活、文化的智能化與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全面提升信息技術支撐和引領教育創新發展能力。(責任單位:信息化處協作單位:各單位、各二級學院)
(四)建設綠色校園
1.推行綠色節能產品。積極采用節能、節水、環保、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等綠色產品,逐步淘汰校園老舊建筑仍在使用的非節能水電器具,建立能耗監測平臺,加強能源資源的計量,開展年度能源審計及能耗公示,積極落實節能措施,完成年度節能目標。(責任單位:后勤處協作單位:各部門、各二級學院)
2.合理設置綠化用地。嚴格貫徹執行校園綠化規劃,不斷增加校園綠化面積,綠化率至少達到60%以上,打造“綠地多、體量大、喬灌草搭配恰當”的綠色校園。(責任單位:后勤處協作單位:各部門、各二級學院)
3.加強垃圾分類管理。根據校園功能布局,配置配齊教學區、生活區、景觀區、醫療區等垃圾分類容器設施,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教育宣傳,規范師生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貯存。設立循環使用教材、教輔、快遞包裝等回收整理發放場所、機構或組織,配套相應的管理措施。(責任單位:后勤處協作單位:各部門、各二級學院)
4.執行綠色建筑星級標準。校園新建建筑項目按照綠色建筑標準要求進行設計、建造與后期管理使用,有序推進既有建筑綠色化改造和運維,著重從建筑節能、可再生能源利用、非常規水資源利用、材料節約與再利用等方面,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淺層地能或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設有雨水收集回收系統用于綠化澆灌,持續提升校園能源與資源利用效率。深入開展既有建筑能源審計、能效標識,新建建筑能耗公示,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節水管理。(責任單位:后勤處協作單位:各部門、各二級學院)
(五)培育綠色校園文化
1.組織參加綠色實踐活動。將綠色學校的創建融入校園文化建設,支持和引導師生參與組織多種形式的校內外綠色生活主題宣傳,對節能、節水、節糧、垃圾分類、綠色出行等行為發出倡議,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營造“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良好氛圍,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結合節能宣傳周、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糧食安全宣傳周、森林日、植樹節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師生參與節能、節水、節糧、環境保護、關注森林、義務植樹等綠色實踐活動,培養大學生綠色發展的責任感,提高愛綠護綠的行動力,養成健康向上的綠色生活方式,帶動家庭和社會共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責任單位:后勤處協作單位:各部門、各二級學院)
2.發揮學生組織和志愿者積極作用。成立綠色人文環保協會,充分發揮社團組織牽頭作用和大學生主體作用,積極開展生態環境保護主題系列活動、志愿者公益活動,領航綠色學校創建新時代,培育契合校訓的綠色校園文化。(責任單位:團委協作單位:各二級學院)
(六)推進綠色創新研究
1.加強綠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發揮自身優勢,強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加強生態學科專業建設,大力培養相關領域高素質人才,開展環巢湖經濟、社會與環境發展的綠色創新項目,通過多學科交叉,解決綠色校園創建面臨具體技術方面問題,推進綠色創新項目的研發,深化產學研合作,推進綠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責任單位:科技處協作單位:各單位、各二級學院)
2.開展“綠色科技”活動。圍繞綠色主題,搭建校園綠色科技平臺,鼓勵師生進行綠色科技發明創造,積極申報實用新型、發明、軟件設計等專利成果,促進綠色學校建設的 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實踐活動深度融合。(責任單位:科技處協作單位:各單位、各二級學院)
五、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提高政治站位。各單位要高度重視綠色學校創建工作,充分認識創建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提高政治站位,以“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拼搏姿態和“不到黃河心不死”的堅毅決心,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大力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的“三牛精神”,用實際行動踐行綠色學校創建。
(二)成立創建小組,明確工作責任。各單位要成立綠色學校創建工作小組,嚴格落實創建主體責任,對照創建實施方案,立足學校發展階段和單位特點,充分調動師生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研究制定具體實施細則,合理規劃創建工作進程,確保創建目標任務按期完成。學校將創建目標實現情況納入各單位管理考核,定期開展創建工作巡查督查,全力推進創建行動。
(三)加強協作聯動,嚴密組織實施。各單位要堅持“不推諉、不扯皮”的工作原則,主動認領,積極作為,密切溝通,團結一致,推深做實部門間協作聯動,努力形成行之有效、優勢互補、特色鮮明的“一盤棋”協作機制,匯聚校園生態文明建設磅礴力量,構建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調合作、組織有序的良好創建生態新局面,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態度,明確創建節點,制定創建責任書、工作圖、時間表,嚴密組織實施,確?!熬G色校園”創建目標順利完成。
(四)抓好評估總結,建立長效機制。各單位要加強對綠色學校創建行動開展情況和實施效果進行自查評估,嚴格落實方案要求,及時總結創建成果,凝練創建工作特色,特別是一些可復制、可推廣的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要充分利用網絡媒體,積極宣傳報道,提升學校美譽。同時,還要積極探索綠色學校創建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機制,進一步探索建立綠色學校創建長效機制。